你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教育资讯 > 职校新闻

一文看懂!中考志愿这样填,“四要四不要”!

来源:四川职校网
时间:2025-05-13
手机阅览

手机扫一扫

分享到:
2025年成都市中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,今年中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我们梳理为你梳理出了“四要四不要”,下面带你具体了解 首先是四要,四个要! 一、填报方式要知晓 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有关要求,2025年成都市考生全部在统一的志愿填报系统上填报志愿,实现填报志愿方式统一、数据标准统一。各招生区域分别设置志愿个数和批次。 二、填报网址要记牢 成都市中考志愿填报通过“成都招考”(网址:online.cdzk.org或online.cdzk.com)进行,模拟及正式志愿填报期间,考生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“成都招考”,进入“志愿填报及录取查询”完成各类志愿填报。 三、填报阶段要分清 志愿填报分为模拟填报和正式填报两个阶段。各招生区域要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模拟填报,确保运行正常后,才能开始正式填报。 1.模拟填报阶段 6月20日10:00 —22日12:00,为志愿填报系统模拟运行阶段。考生在此期间了解相关政策、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情况,进入志愿填报系统模拟填报各类志愿。所有考生均须进行模拟填报,确保正式填报志愿顺利完成。 模拟运行阶段结束后,考生填报的模拟志愿将全部清空作废。 2.正式填报阶段 考生要按照本招生区域的规定,在各次志愿填报规定时间内进入志愿填报系统,完成相应志愿填报、修改和查询,考生在正式填报阶段提交成功的志愿为本人最终志愿。 四、填报时间要分清 1. 升学区域为“5+2”区域的考生 升学区域在“5+2”区域的考生填报各批次、类别志愿,具体安排如下: (1)6月16日9:00—6月18日15:00 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第一批次第5类“艺体特长生”志愿。 (2)6月23日9:00—6月24日17:00 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第一批次第4类“丘成桐少年班、校园足球班、排球及篮球预备队”和第7类“部分‘5+2’区域高中学校的项目班招生计划”志愿。 (3)6月28日12:00 — 6月30日12:00 网上填报第二批次、第三批次志愿以及五年制高职(含师范)志愿。 (4)7月7日9:00 — 7月8日10:00 第三批次志愿填报。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公布第三批次公办、民办普通高中可执行计划,未被第一、二批次录取的考生网上填报第三批次学校志愿。此次志愿填报时,考生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对6月28日12:00 — 6月30日12:00期间填报的第三批次志愿进行修改和确认,系统将以前次填报的志愿为准。 (5)“集中补录”志愿填报 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,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公布本次可填报公办、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及可执行计划,未被录取且符合条件的考生网上填报本次学校志愿。具体填报时间另行通知。 2. 升学区域为其余招生区域的考生 升学区域在其余区(市)县的考生分两部分进行志愿填报。 第一部分 完成“5+2”区域高中学校面向非“5+2”区域招生志愿填报、三年中职志愿以及五年制高职(含师范)志愿填报,具体安排如下: (1)6月16日9:00—6月18日15:00 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第一批次第5类“艺体特长生”志愿。 (2)6月23日9:00—6月24日17:00 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第一批次第4类“丘成桐少年班、校园足球班、排球及篮球预备队”和第7类“部分‘5+2’区域高中学校的项目班招生计划”志愿。 (3)6月28日12:00 — 6月30日12:00 填报第一批次第6类“面向成都市非‘5+2’区域招生计划”;第三批次(三年中职)志愿以及五年制高职(含师范)志愿填报。 第二部分 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填报当地高中学校志愿(具体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,在6月28日— 6月30日期间完成)。 然后是四个不要 一、成功提交不要忽视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志愿填报系统,可以反复填报、查看、修改志愿。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,不能再登录、修改志愿,考生填报的志愿数据,严格按规定管理。各招生区域均以正式填报志愿阶段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。考生在填报和修改志愿时,一定要在提交成功后才退出系统,确保填报或修改志愿成功提交保存。 二、账号密码不要透露 考生和家长须妥善保管账号、密码,不向任何人、任何学校(机构)透露,学校(机构)禁止收取考生账号、密码。考生因管理不善导致账号、密码泄露,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及家长承担。 考生如果遗失、忘记密码,且无法成功找回,可携带考生本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到升学区域区(市)县招考机构申请重置密码。 三、公共网络不要使用 考生和家长原则上自主选择上网填报志愿的时间和地点,建议尽量使用家中或初中学校提供的电脑、网络。如考生家里无上网条件,其毕业初中学校和区(市)县招考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上网填报条件。考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到网吧等公共场所填报志愿。志愿填报后,退出志愿填报系统并关闭浏览器。 四、虚假宣传不要相信 考生和家长要以招考机构和学校公布的信息为准,不要轻信社会上所谓的不填志愿都能被录取的虚假宣传信息,避免上当受骗。 在拼搏奋斗的夏季,愿所有考生,都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信息来源,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【成都教育发布】